2006年7月9日,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见证了21世纪最具戏剧性的世界杯决赛。当主裁判埃利松多吹响终场哨时,比分定格在1-1,而法国队长齐达内却已提前离场——他在加时赛第110分钟用头撞击马特拉齐的瞬间,成为足球史上最著名的红牌镜头。
里皮率领的意大利队在此前6场比赛仅失1球(乌龙球),而多梅内克执教的法国队则拥有当届赛事最佳中场组合维埃拉+马克莱莱。这场决赛被媒体称为"混凝土防线vs艺术中场"的终极较量。
"我们准备了120分钟的比赛方案,但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结束。"——意大利主帅里皮赛后采访
当特雷泽盖的点球击中横梁时,意大利替补席已经开始欢呼。最终格罗索一锤定音,这个在1/8决赛创造"伟大左后卫"奇迹的男人,再次成为国家英雄。
数据项 | 法国 | 意大利 |
---|---|---|
控球率 | 56% | 44% |
射正次数 | 5 | 3 |
犯规次数 | 24 | 17 |
14年过去,这场决赛仍被反复解读:马特拉齐究竟说了什么?如果齐达内留在场上会怎样?但不可否认的是,2006年7月9日这个夜晚,足球运动展现了它最极致的残酷与美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