乔红妈妈当时很震惊:“啊——好,谢谢老师。”回家的路上,她心情复杂,犹豫不决。她明白女儿的辛勤付出,她看在眼里,可是学业的重要性始终摆在眼前。而且,别人家的孩子在体育和学业上也做得很好,她应该如何选择呢?
乔红从小就非常乖巧懂事。外界看到她是冠军,光辉耀眼,但实际上,乒乓球并非她从小的兴趣所在。乔红的父母也一直希望她能专注于学业,但她总是担心不练习乒乓球会让父母丢面子。她努力练球,甚至在小学时,每晚都在学校的练习室待到十一点才回家,尽管她明知自己可以凭借学业走得更远,但她依然执着地坚持着。那时,乒乓球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兴趣,更像是她的责任。
随着她的不断坚持,乔红的成绩并没有受到影响,反而越来越好。她不仅在学习上出色,身体素质也日益强健。1980年,她加入了省乒乓球队,并且在全国业余体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,逐渐吸引了各大教练的注意。虽然进入省队并不意味着一飞冲天,但乔红依旧保持着以前的训练强度,回忆起小时候那些偷偷练球的日子,她感到非常幸福。
在省队,她依然保持着听从教练的习惯,并且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,不仅是技术、技巧的磨练,更是心态、韧性和应变能力的培养。可是有一天,教练要求她在比赛中故意输给对手,乔红心中充满了不解和愤怒,但最终她还是顺从了。那一场比赛,她不仅失去了进入决赛的机会,最后还因为心态不佳,直接跌至了第四名。那一刻,乔红感到自己失去了对乒乓球的信念。
这一事件让她深刻反思,并决心改变。她不再一味听从安排,而是要争取每一场比赛的机会,争取属于自己的荣耀。然而,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让她的身体逐渐吃不消,逐渐出现了焦虑和不自信,比赛成绩也有所波动。她始终没有进入国家队,而“国家队”这个词成了她一直无法跨越的障碍。
1987年,乔红参加了全运会,终于突破了这道门槛,获得了女子单打的亚军,并顺利进入国家队。此后,她的成绩如破竹般屡屡刷新,1988年,她拿到了全国锦标赛、乒乓球协会团体赛和公开赛的单打冠军,共计四个冠军。
面对这些成就,乔红始终保持冷静,她认为这些成绩都是自己应得的。然而,业内的惊叹声此起彼伏:“这是谁?这么厉害的选手!”乔红也曾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夺冠的消息,“爸,我拿了冠军,别再念叨了。”她的父母也默默为她骄傲,却始终未曾多言。
到了1989年,乔红又夺得了三个冠军,成了真正的“冠军代表”。然而,那一年,她遇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强的对手——邓亚萍。两人一直在激烈竞争,谁夺得冠军谁就成为焦点。1992年,她和邓亚萍一同合作,拿下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双打金牌。然而,之后的比赛中,乔红总是紧随其后,屡屡被邓亚萍超越。直到1996年,乔红和邓亚萍再次联手,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拿到金牌,自己却仅获得了铜牌。
在经历了众多的荣耀后,乔红选择在28岁时退役。退役后的她曾在松下电器找到一份安静的工作,后又回到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乒乓球特长生,享受着与学生们的快乐时光。
她的学生们称她为“乔教练”,感叹她不仅幽默、热情,还充满耐心,总会在他们累的时候提醒大家休息,偶尔还会亲自为学生夹菜。学生们知道她曾是冠军,时常争相向她索要签名,直到教导主任劝说他们适可而止。
尽管乔红一直全身心投入乒乓球训练,但她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婚姻。她的身体状况渐渐变差,而她的心灵也逐渐向着平静的生活靠拢。她曾在2013年,因安慰王楠而让她在巴黎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摘得三枚金牌。
乔红对生活的态度非常简单:“我现在只想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,弥补那些训练留下的遗憾。”学校里的同事们也非常关心她,看到她单身,纷纷表示想照顾她。直到2018年,记者发现她低调结婚的消息,50岁那年,她终于找到了那个陪伴自己的人。
如今,已经54岁的乔红仍旧在学校里工作,穿着运动裤和卫衣,展现出青春和活力的气息。她依旧保持着优雅和知性,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导师。她的人生无疑充满了辉煌与挑战,但无论如何,她永远都是那个勇敢无畏、不断追求梦想的冠军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