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后第八年,公司举办一场大型工人运动会,每一个分厂都非常认真对待,报有项目的运动员从工作中抽出来专门训练十几天。每天要跑5公里,也要跑一些400米,正式比赛时,我轻松夺得1500米和5000米冠军,这也算是我跑步生涯的第一个冠军,有证书和奖牌,在上万人的公司里,我因为跑步一夜成名,那是在2003年。
随后我参加了一些登山比赛和市运动会。在朝阳市第六届运动会社会组里分别取得1500米第二名和5000米第三名。在完赛回家的路上,大家一起聊天,有人说,你这么能跑,参加一次马拉松如何?当时我不知道马拉松具体多远,也不知道怎么报名,只恍惚记得中央五体育频道转播过北京马拉松,我开始四处打听马拉松报名方式以及马拉松跑步具体事项,可惜当年北京马拉松报名早已经截止,我决定在2005年参加一场马拉松赛,我的运动量从每天5公里一下加到了15公里以上。
要人生第一个马拉松,付出的辛苦不用多说。为了获得更多跑步知识,买了不少有关跑步书籍,订阅了《田径》杂志。2005年报名北马,要找有电脑的朋友联系参赛方式,那时没有网上报名,要用挂号信或传真把信息传到北京马拉松组织方,非常麻烦。
2005年10月,生平第一次来到北京。一切都感到陌生,不会坐地铁,也不知道怎么找公交车站牌,一路不断的问,包括找住宿,一直走到大腿发麻。在去北京之前,和自己一起报名的几位伙伴都在打退堂鼓,因为那几年有在马拉松赛上跑死的,也担心那么长的距离,谁知道中途会发生什么事情呢。我暗下决心,即使别人都不去,自己也要去,我的倔犟让我没有退路,因为这次参加马拉松是我们市第一次有人参加,引起很多人关注。
没有什么比完成一次马拉松赛更能证明自己的强大,我的第一次马拉松,北京马拉松,当我以2小时55分37秒完赛,心情是平静的,也有抑制不住的激动。我是兴奋型选手,不怎么会控制速度,要不成绩会更好。完成一次马拉松,认识很多喜欢马拉松的朋友,也更加喜欢上了外面的世界。从2005年,到现在,我已经续参加12次北马,这其中经历过炎热,风雨,雾霾,寒冷,我都咬紧牙关挺下来了。我最好成绩是在2007年创造的,2小时50分25秒。这么多年,虽然没有突破,甚至成绩下降很多,但对跑步已经是由衷的热爱了。不知觉已经快到知天命之年,比赛十几年,跑步三十年,现在看到一批批新人成长起来,自己虽然已老,有时候在体育场或者赛场上与他们同竞技,雄心还在。
回想自己跑步历程,有多少人能理解其中的滋味?因为工作和经济条件所限,一年也只能参加一两次比赛,而为了这一两次比赛,却要精心准备一年,人生有多少个十年?随着年龄渐增,付出也许会更多,但我从没觉得不值,因为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挑战自我的成功,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生感知,这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我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,这绝不是看几本书,做几件事,或者听人一些话就能形成的气质。
赛后,经常有人问我:“你比赛获得的名次会有多少钱啊?”该怎么回答呢,对于一项自己热爱的运动,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吗?也许不少人受生活条件制约,把钱财看得较重,这没有错,但内心一旦有了真正的喜欢,很多东西便都可割舍。我非常感谢这十年来很多人对我的支持和理解,但如果从每年5000多公里,十年50000多公里的跑程来说,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解和支持,还有自己的勇气、意志,纯粹的热爱,这才是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。
在比赛中结识一些新朋友,他们的真情与执着让我温暖感动,并且相互鼓励与支持,这些朋友让我快乐,快乐里我更加充实和对热爱生活。因为马拉松磨练了我的意志,让我在柔弱中变得坚强、平和,许多看不开的事情都能豁朗面对。我感到我在马拉松中成长、完善、成熟,身心保持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激情与活力。对于马拉松比赛而言,你有可能跑不完全程,有可能用很长时间,有可能受到伤害,甚至倒在赛场,但马拉松爱好者谁都不会因这些而后退和停止不前,对于一项热爱的运动连生命都无畏的人,生活中一点点挫折还惧怕吗?
许多亲朋告诉我要注意身体,要经得起以后更多比赛的失败,要清醒面对不再年轻的现实.是啊!对于自己的一项热爱,可以忍受落寞,可以承受风雨,却无法选择放弃.我与朋友说,我要跑到跑不动为止,要用我的文字去记录和感受这项极限运动的历程。在我身边有不少比我大许多的朋友都在坚持着,有的人比我练得还辛苦,成绩还不理想,但他们从没有放弃过,这是一种正真的坚持,当你接触他们的内心,你会产生一种震撼。
我的马拉松情结将融合在长长的42.195公里的里程中,它把我的人生装点得更加美丽。如果你从来没有挑战过这项极限运动,你便缺少了一种生活中坚强的感悟。我曾经历过,留恋过,一路走过,才发现所谓的重负都是微不足道的,每一段艰苦的行程都有无限的欣喜在前方等待,都有一种骄傲由心升腾着。让我所爱的每一件事,每一个人,每一段往事和记忆,甚至伤感都是真纯可爱。
我在慢慢的由竞技运动向健身运动转型,也在一点点适应比赛的残酷,调整心态。每天用跑步迎接新的一天,每天用跑步让自己投入饱满的工作中,想一想由原来的体弱多病,我已变成一个强者,我的强大其实就是用马拉松精神支撑着我的一切。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,我都在想,坚持,只要坚持,一切苦难都会过去的,我是一个多情的跑者,在跑步过程中我抒发自己的热情,感悟这个世界,我也喜欢旅行,登山,因为它们也需要一个强大的身体,我是跑者,我相信,双脚踏出的风,留给身后的风雨,前方一定会有一个强大的自己,我是自己的王,每一个跑者都是一个王。
本文节选于《只要跑起来——108个马拉松跑者的故事Ⅱ》。
作者简介:刘国强,男,辽宁省凌源市人,老家山东菏泽,网名:金盒子。他是一名普通的钢铁工人,国家马拉松二级运动员,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。他热爱跑步,热爱文学,热爱旅行,热爱登山,他的马拉松最好成绩2小时50分25秒,1500米最好成绩4分19秒,5000米最好成绩16分44秒,10000米最好成绩33分57秒。他在省内外登山和跑步比赛多次获得好的名次。他的文章在省市及国家级刊报多次发表。
108跑步故事系列
(北京 王国祥)风雨交加的朝圣之旅
(保定 王 晖)
(楚雄 马亮武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